沒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十年來, 對于我們草根民營企業——天成 來講,創新已成為天成人唯一制勝 的法寶。創新則興,不創新則亡。
創新,也叫創造、改革、革 新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管理大 師熊彼特說: 創新是企業家對生 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創新可促進 企業組織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 的提高,從而使企業不斷提高效 率,不斷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 創新是帶有氧氣的新鮮血液, 是 企業的生命。
縱觀天成十年的發展,創新 無處不在,自天成孕育之初就與 生俱來,并且在每次天成命運轉 折點,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天成事業,始于創新。2005 年,建廠之初,翻開國內淀粉加 工企業的建設史,30萬噸左右的 玉米深加工項目的建設周期,最 短的是17個月,最長的用了6年。 天成人用8個月的時間創造性的完 成了這一奇跡,天成創造了當年 建廠、當年完工、當年投產和當 年創效益的行業神話,刷新了行 業記錄。
創新與挑戰并存。從無到 有,從舊到新,天成人敢于向時 間挑戰,向常規挑戰,向人體極 限挑戰,向技術難題挑戰。天成 孕育之初,創新與挑戰精神,便 深深的植入到天成人的骨子當 中,從此不管歲月流失,人員更 迭,這種精神將永在。
創新讓天成屹立潮頭。2008 年下半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 的金融危機迅速蔓延,最終演變 成為了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這場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產生了 巨大影響,淀粉行業尤為明顯。 2009年上半年,國內絕大多數淀粉 企業在危機沖擊下,或全面停產, 或大量裁員,行業內外一片蕭條。
天成公司領軍人、董事長李 剛先生又一次讓同行業刮目相 看, 創造性的提出了“ 思想不 散,生產不減,科學創新,增效 挖潛,團結一致,共度時艱”新 方針。提出了,絕不裁員,絕不 拖欠員工工資和福利,絕不鋪張 浪費, 精抓細管, 新項目立馬 上,新崗位立馬招等口號。全公 司上下,信心十足,朝氣蓬發, 爭先恐后,建功立業。時任執行 總經理王忠才先生,也身先士卒 深入基層,廢寢忘食搞技術創新 和升級。
創新納入天成發展戰略層 面。2008年,二期玉米深加工新 項目順利投產,實現了加工能力 由30萬噸到60萬噸的跨越。2009 年底,全年加工玉米57萬噸,超 產3.4萬噸;產品合格率95%以上; 15項技改項目順利投產,創直接效 益370萬元;修舊利廢項目71項, 節約資金234.06萬元;管理費用節 約20%;同年,公司決定,天成員 工工資在原基礎上上調30%。
戰略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 創新等一系列創新精神的運用, 讓天成公司從容應對和度過了金 融危機,化危機為轉機,打牢了 生存基礎,站穩了腳跟。
營期,創新管理成為了企業熱 題, 聘任了玉米深加工行業資 深專家王輝為現任總經理,首先 實現了管理團隊創新。組織機構 調整、崗位職能重新劃分、競聘 上崗、各項制度完善等一系列改 革措施相繼實施。從全公司學習 《史玉柱創業史》開始,標志著 天成創新管理進入新紀元。
《安全標準化》、《設備標 準化》等一系列標準化項目的引 入和開展,令人耳目一新,天成 公司綜合實力形象得以彰顯。
2013年,董事長在中層干部 會議上發表了《把提升、改變、 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理念》 講話,強調“如何實現企業發展 目標,如何占據市場競爭的有利 地位,如何打造百年天成,關鍵 就在創新”, 明確了創新在天成 公司今后發展的核心地位。
2015年,“艾德”號貨輪承 運的5 .2萬噸烏克蘭進口非轉基 因玉米靠岸大連北良港,又一次 體現了天成集體創新的智慧結 晶,成為了中國長江以北地區糧 食進口的里程碑,刷新了東北無 進口玉米的歷史記錄。標志著, 天成創新精神首次運用到國際貿 易中,是一次史無前例大膽的嘗 試。自此,天成創新思維的運用 進入成熟期。
天成過去了十年,又迎來一 個新十年。天成人在每個時期對 創新的理解和運用不盡相同,對 創新精神的表達,忽隱忽現。但 創新這股精氣神一直存在于每個天 成人身上,貫穿于每個工作環節之 中。中國經濟又進入了新一輪發展 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新時期更 加需要創新精神的運用,更需要創 新思維成為全體天成人必須具備的 一項基本素養。創新,永遠是天成 人制勝的不二法寶。 (王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