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延續頹勢,南北港口價格弱勢蔓延至東北、華北產區,甚至連西北、西南地區均有走軟趨勢,降幅10~30元/噸,利空集聚之下,市場信心嚴重不足。上周臨儲玉米拍賣成交再現低迷,國家下一步政策動向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北半球玉米主產區迎來降雨天氣有喜有憂,對新季玉米長勢暫未見嚴重不利影響,但很難牽引市場向上涌動。
東北市場價格穩中下滑6月下旬以來,東北產區玉米購銷較為清淡,玉米價格穩中下滑。同時,糧商外運無利可圖,黑龍江局部地區農戶自然晾曬余糧較多,新作玉米長勢普遍良好,且陸續進入拔節期。截至目前,黑龍江賓縣地區自然晾曬玉米銷售形勢不佳,糧點收購價為2250~2260元/噸,與上周持平;吉林榆樹地區收購謹慎,飼料企業掛牌價2340~2350元/噸(水分14%,霉變3%~4%),較上周末下跌20元/噸,一等糧(14%水分,霉變2%)收購價2300元/噸,去年9月初最高達2600元/噸,普通玉米2450元/噸,深 加工企業幾乎暫停收購等待拍賣,庫存兩個月左右。
南方港口價格頻頻下調6月份以來,伴隨著進口谷物到貨以及國家臨儲政策施壓玉米價格的擔憂,我國南北港口玉米價格相繼下滑。截至目前,南方港口散船玉米碼頭報價由2540元/噸大幅下探至2440~2470元/噸,跌幅70~100元/噸;北方港口玉米平艙價由2430元/噸降至2400元/噸,跌幅30元/噸。南北港口玉米價格在經歷短時盈利后再度陷入“倒掛”,今年以來,南北港口理論利潤始終在保本線附近掙扎成為“常態”。 華北產區行情出現普降6月下旬以來,華北產區貿易商和用糧企業庫存相對充足,加之進口雜糧替代玉米增加和需求疲軟,促使其價格以弱勢為主。截至目前,山東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穩中下滑,壽光金玉米掛牌價2384元/噸,較上周下跌16元/噸;新豐淀粉2388元/噸,下調8元/噸;盛泰藥業2396元/噸,下跌6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玉米市場穩定,糧庫出庫價2280~2320元/噸,凈糧裝車價2290~2300元/噸(霉變在2%以內),飼料企業掛牌價2290~2300元/噸(14.5%水分以內,霉變2%以內),淀粉加工企業收購價2300元/噸。河南濮陽地區玉米價格穩中承壓,糧點凈糧14%水分裝車價2160~2180元/噸,較上周下滑20元/噸。
臨儲拍賣成交“江河日下”6月最后一周拍賣,我國臨儲玉米成交可謂“江河日下”,不僅南方移庫玉米繼續零成交,進口玉米也首次流拍,東北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率更是進一步下降(盡管內蒙古玉米成交率小幅上升)。從東北深加工企業利潤來看,在計入吉林150元/噸和黑龍江400元/噸補貼后,吉林淀粉虧損20元/噸,黑 龍江酒精虧損仍高達200元/噸,可見深加工競拍補貼的有效期正越來越短,難以激起深加工企業競拍的興趣。
市場進入利空多發時期
在臨儲進度難以推進之際,7~8月份東北儲備玉米輪換高峰將至,且市場普遍預期輪儲單位定價可能參考2015年新季玉米市場偏弱的行情走勢,不利于現貨市場。
海關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進口玉米40.39萬噸,環比增長187%,同比增長409%。今年一季度我國采購的兩船美國玉米及約200萬噸烏克蘭玉米,近1個月開始集中到港,預計二季度到港80萬噸,全年度進口量預計為400萬噸,同比增長22%。
同時,進口高粱等替代品繼續集中到港。5月份我國進口高粱100.41萬噸,2014/2015年度以來累計進口高粱633萬噸,同比增長234%;5月我國進口大麥72.62萬噸,2014/2015年度以來累計進口大麥553萬噸,同比增長103%。
此外,華北飼料企業一方面開始采購新季小麥,用以后熟后替代玉米,玉米庫存同步下降;另一方面出現使用脫殼機加工進口大麥,使其達到與小麥接近的效價,進而增加其在飼料配方中的比例。
這里是西安國家糧食交易中心